知识教程
免责声明 知识教程的文章出自公司原创和网络。1、网络文章仅供行业知识参考,并不做于商业用途。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2、网络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涉及到专业的知识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拍来拍去,就是脱不了那个框框吗?是否在设法提升基本摄影技巧?接着介绍几个做法,以打破旧习惯的束缚,发现新的摄影视角,逐步提升摄影水平。
这张照片从低角度拍摄,营造出神秘氛围。拍摄时我没用观景器或实时景观显示器,借此来训练自己,想像拍出来的构图等方面会如何。
现今的相机功能又多又强又好用, 不但精密而且方便,能达到的效果越来越多。当然,能更快更有效地拍出理想的照片肯定是好事。
世事往往有两面,方便固然方便,但人也就养成了惰性: 什么都由相机自行设定,我们的作用就是动动手指头而已。结果呢,拍出来的照片千篇一律。过于依赖相机的功能,本来应该蹦蹦跳的想像力也就束之高阁了。
激发创意的其中一个办法,是设法束缚和限制自己,摆脱束缚和限制的过程中,创意就逼出来了。于是本文提出三个挑战,希望大家摆脱捆绑,创意重现。每个挑战都禁止我们使用相机的一种易用功能,过关的话,就表示掌握了新的重要摄影技能。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试身手吧!
这或许是最容易的起步点,帮你练习掌握距离感。
主要用的是变焦镜头: 别用缩放功能
把镜头当作定焦镜头来使用。我建议你将拍摄焦距限制在35毫米、 50毫米和70毫米等三个全片幅等效焦距。这些是典型的广角、标准和中等远摄镜头焦距。
如果你使用的是非全片幅(APS-C) 相机,则可分别使用22 毫米、 31 毫米和44 毫米或近似的焦距来取得相似的视角。
用胶带黏紧相机的变焦环
自己下定决心不用变焦功能虽然没问题,但人总有向诱惑屈服的时候,所以还是把变焦环黏紧起来吧!如果真的能一整天都不除掉胶带,那就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掌握了什么新技巧咯。
上图中,镜头焦距经胶带黏紧而固定在50 毫米位置。要小心选用黏贴的胶带,以撕掉时残留黏胶越少越好。我推荐使用Permacel 胶带,这种纸质胶带黏得又好,残留也少。装饰胶带或纸质手术伤口胶带也很好用。
如果接上的是定焦镜头: 便限制自己只用远摄镜头或超广角镜头
街头摄影常用的焦距就如上述,分别有35 毫米、 50 毫米和70 毫米。有的摄影人也会用24 毫米和100 毫米焦距。然而,只要大胆一点,用焦距更长或视角更宽的镜头,街头摄影可能就大有不同。
不过,首先要准备远摄镜头或超广角镜头。这时正好把双变焦套件中尘封已久的远摄变焦镜头拿出来晒晒实力。
限制自己只使用200 毫米或16 毫米焦距来摄影,虽然绑手绑脚,但这能刺激头脑运转,突破束缚巧妙构图。
这能磨练对拍摄角度和视角的掌握能力。
你确实了解所用的镜头能拍摄多宽的场景吗?
构图通常会看观景器或实时景观显示器,来帮助调整构图画面。
但不用上面两种功能,单凭肉眼心算,你能想像镜头拍摄出来的效果吗?
对各个视角所能拍摄到的场景宽度了然于胸,目测心算的结果跟真实效果也就八九不离十,甚至只大略瞄一眼,就大概知道如何构图了。
更容易「看到」独特的角度
有时候,我们不会考虑某些拍摄角度,纯粹只是因为这不是我们从观景器或实时景观显示器惯常看到的角度。当我们限制自己不使用这些工具构图,我们才更能发现独特的视角。对于使用翻揭式萤幕的使用者来说,道理是要一样的。
这种「禁用观景器」的锻炼,鼓励你不断积极尝试新视角,而不是只靠显示萤幕来构图。这肯定会改变你对物像的观感,从而影响你的拍摄构图和取景。
大家一般都是以平视角度拍摄东京塔,但这张照片,我却是从地面拍摄的。道路和其他建筑也进入构图,跟平常见到的照片不同。
我把手伸长到池塘水面,拍下这张照片。手伸得远、角度又低,是看不到观景器的。但这完全不是问题。
技巧:
— 焦距越长,难度就越大
先从广角着手。先试试35毫米全片幅等效焦距。
— 如果相机无法聚焦,就不能按下快门。
可试用以下其中一种方法:
i)自动对焦模式:半按快门,让系统自动检测和选择对焦点/区域;或
ii)手动对焦。
胶卷相机时代,要等到照片冲洗之后,才能看到拍摄结果。当然,那时每拍一张相都要认真考量光照。
但随着易用的现代数位技术的出现,例如现场重播和实时景观/电子观景器模拟曝光等,我们在按下快门前就不会再仔细考虑光照了。事实上,我们想当然地认为相机能找出理想的曝光。
禁止自己使用这些功能,不仅能帮你真正了解曝光,还能让你意识到数位相机功能有多强!
步骤1:关闭影像检视
这项功能就在拍摄选单。
关闭「影像检视」,拍照后相机便不显示照片,除非按下「播放」按钮。
步骤2:关闭「模拟曝光」
在拍摄选单上找寻「模拟曝光」(“Expo. simulation”),并选择「关闭」 (“Disable”) 。对曝光设定所作的的任何更改,包括曝光补偿等,都不会显示在实时景观和电子观景器预览。
注:较旧的数位单反相机没有这个功能。这种情况可能得实行步骤3了。
步骤3:用黑纸盖住液晶萤幕
别说这么做有点过火,但效果可能是最好的。因为,实时景观预览或影像检视遮住的话,就完全看不到了。没有黑纸,也可用黑色的Permacel 胶带代替。撕下胶带时,得留心别把萤幕的保护膜一并撕掉噢!
注:你想看到曝光设定。如果相机有光学观景器或电子观景器,那应该是没问题的。较先进的相机也将基本拍摄资讯显示在顶部液晶面板上。
没办法的话,还是老实遵守步骤1和步骤2 ,严守限制要求。
技巧:
— 「手动」模式更轻松
不能当场查看照片意味着你必须依靠相机的测光器来确定正确的曝光。使用Av模式拍摄某些主体的话,需要慎重考虑曝光补偿。所以,改用「手动」模式反倒可能更容易。
—在「手动」模式下,使用「重点测光」 (spot metering)
我推荐这个方法,这比默认的权衡式测光适合。「重点测光」主要测度影像中心的亮度。
接着紧跟以下步骤,照片亮度应该不中亦不远矣:
1.把相机对准主要亮度标准的物体。
2.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ISO速度,使曝光水平指示器度数接近±0。
3.如有需要,便重新构图(记得先按下「自动曝光」锁定按钮)。
4.按下快门。
要买独立的测光表来做测光练习也行,但花费不眦。如果只要测量环境光,可以下载特定智慧型手机应用程式,用手机测光。
一次给自己设定三大限制或许会应付不来,所以你可能想从挑战1开始,依次尝试。准备好接受更大挑战的话,可同时设定超过一种限制。
当然,本文所述的限制主要是让摄影的朋友练习和掌握技巧,如有小成就不用过于拘泥。最要紧的,是在闲暇有余裕时,亲手试一试。慢慢探索,让创意手到擒来。说到这里,不如这个周休日就出手一试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