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程
免责声明 知识教程的文章出自公司原创和网络。1、网络文章仅供行业知识参考,并不做于商业用途。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2、网络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涉及到专业的知识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美国摄影师Stephen Wilkes在《Day To Night》系列作品中,将纽约不同景点的日与夜变化浓缩在一张作品之中,整个系列十分壮观!要制作出白天与黑夜顺畅地渐变的画面,融合相片所花费的时间及工夫都很多,今次会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后制方法制作这种日夜过渡的相片,有兴趣的读者们不妨试一试。
整个作品就像一条时间轴,记录了日落至入夜后的天色变化,所以我们会将单张相片从最早至最迟(左至右)的方式排列。要得到日夜变化最明显的效果,可选择天文台日落时间(此为日落至水平线下的时间)前后半小时,亦即Magic Hour内进行拍摄。器材方面,由于后制时需要拼贴相片,拍摄时需要使用三脚架辅助,以确保构图一致。
笔者拍摄当日的日落时间为晚上6时55分,所以由晚上6时25分开始拍摄,设定每4分钟拍摄一张相片,直至晚上7时25分一共拍得15张相片。若想日与夜的分别更加明显,可以延长拍摄时间,而拍摄间隔可分得更远。
选择「File」>「Script」>「Load Files into Stack」
按「Browse」选择相片,就可以把所有相片变成图层并加入同一档案。笔者建议相片档案应按拍摄时序以数字命名,方便分辨相片拍摄的顺序
今次共拍摄了15张相片,所以要把整张相片分割成15份。相片阔度为2000px,分割15份,每份佔约133px。我们先选取第一张相片(最早拍摄,排在最左边的相片),按右键点选顶尺,再点选「Pixels」
用左键点选左边尺,一路按住向右拉至133px位置,再重覆点尺,每次加133px,如此类推
选相片,然后点选选取框框,选取该相片部份,最后点选「layer mask」,这样就会只显示选取的部份。如此类推,点选不同时段拍摄的相片以完成15个部份,就可以把15张相片拼贴在一起。以上就是以一张相片描绘日夜变化的制作方法,难度其实不高,但无论拍摄还是后制都需要一定耐性,大家不妨趁着週末的好天气试一试这个有趣的拍摄方法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