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程
免责声明 知识教程的文章出自公司原创和网络。1、网络文章仅供行业知识参考,并不做于商业用途。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2、网络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涉及到专业的知识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在风光摄影中,有许多 “让照片更有吸引力” 的技巧,而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无疑就是制造、利用对比。
画面元素之间对比的形式有许多种,但其中最常见、最好用的有 3 种:颜色,纹理和主题。今天,本文将从这 3 方面入手详细进行讲解,风光党们千万不要错过!
说到颜色和对比,就不得不提色轮。
所谓色轮,就是下边这样的一张图:
所谓对比色,大概的意思就是色轮上相对的颜色,如红-绿,蓝-橙等,也可以并不 “正对” 但相邻较远的颜色,如自然界中常见的红-蓝组合。
作为对比色的两种色彩一同出现时,两者会因为互相衬托而更为引人注目。
除了对比色和冷暖色调间的对比以外,有色-无色之间其实本身也会形成一种对比。
比如说,白色雪地中的任何鲜艳颜色都会很显眼;再如下方这张航拍图像,前景处的绿色湖水、山脊间的绿色植被和灰色黯淡的山体形成了对比。
画面元素的颜色并不局限于其本体色彩,也可以 “借用” 其它景物的颜色。
比如说,下图中,白色盐堆被阳光 “染色”,呈现暖色调;而原本近似无色的水面,却由于天空的倒影变成了蓝色,形成了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对比。
任何景物都有它独特的纹理。如果景物的种类很多,可能纹理会显得很乱;但如果画面中的主要景物只有两种或三种,它们之间的纹理可能就会形成对比关系。
比如说,尖锐的灌木丛与平坦的地面;长曝光下显得柔顺的水流与粗糙的岩石……
更简单的,只需要在一块草地上,放上一块形状特异的石头,或者有特殊质感的物体就可以形成纹理上的对比。
对于有特殊纹理或者质感的物体,你还可以尝试转黑白,使纹理和质感得到更好的表现。
将天气与自然景观结合创造对比感,也是风光摄影中一种很常见的处理手法。
尤其是当天气、环境创造的氛围与作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有 “格格不入” 之感时,对比的感觉更明显。
主题的对比,往往和另外两类对比(颜色、纹理)相辅相成:主题的对比让画面更有内涵,而颜色、纹理的对比则提高画面的 “吸睛” 能力。
在一些特殊天气(如阴雨天、雪后或其它极端天气),寻找色彩鲜艳(最好是暖色调)的,有 “生机勃勃” 意味的景物,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来源:实用摄影技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