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程
免责声明 知识教程的文章出自公司原创和网络。1、网络文章仅供行业知识参考,并不做于商业用途。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2、网络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涉及到专业的知识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能吸引用户的短视频要么有用,要么有趣。相比科技、汽车等以专业知识为依托进行创作的“有用”品类,“有趣”的搞笑品类创作门槛更低,可供发挥空间更大。不过,初学容易,成大器却难。
搞笑品类绝大多数的创作者存在共通困扰:“群雄”当道,“夹缝”生存。段子剧、趣味街访、奇趣配音、恶搞鬼畜……搞笑品类下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顶级IP标杆,它们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动辄千万级的流量令中腰部创作者望尘莫及。
然而,只要你的内容精品化,运营精细化,依旧可以撬动用户的手指,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粉丝。
那么,如何才能运营好一个搞笑品类的视频号呢?我们先来细数一下搞笑品类视频制作的“坑”!
搞笑品类常见错误操作
1、剧本“粗制滥造”
内容才能成就长远的价值。然而不少自媒体在创作和运营过程中仍旧忽视内容价值。于是出现了段子剧中同一个梗被反复使用,直到烂大街的情况;街访探讨的话题越来越无聊;配音二创翻来覆去都是几个相同素材。创作者的挖掘和创作能力越来越薄弱,作品同质化严重,毫无创新和闪光点。
2、运营“投机取巧”
想要运营好搞笑品类的渠道分发并不容易,而搞笑品类运营上也常常出现“白费心思”的错误操作。标题想要通过一些夸张的文字夺人眼球,却成为了标题党;封面过于浮夸,与作品内容相悖,甚至存在软色情设计,无法登大雅之堂;内容尺度不够精准,保留低俗暗示的片段,引发用户反感。
3、缺乏“主角人设”
很多团队创作段子剧时,忽视主角的人设概念,一个演员出演几十部短剧,拥有几十个不同的性格,人设模糊;街访节目也有类似情况,不突出主持人人设形象,而街采人群所处环境、圈子不固定,缺乏主角共鸣,难以实现粉丝留存。
针对以上问题,应当如何操作呢?
一、打造精品内容,提高视频品质
1、善用个人特色,结合地域文化独辟蹊径
例如大连老湿王博文(大连话)、粤知一二(粤语)、果子哥哥(重庆方言)…… 段子手、小剧场、恶搞配音都是很常见的表现形式,但是这些创作者却可凭借方言特色俘获粉丝,创造流量。将现有的表现形式结合自己擅长的地域文化并加以创新,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探讨当下最热话题更容易激起火花
一个有热度的话题能带动短视频获得更高的曝光,比如“iPhone XS Max开售”、“《延禧攻略》中尔晴死了”,社交平台上的热搜词反映网民当下关注的话题,也是最新的爆点,如果能第一时间生产相关优质视频,就更有利于获取更多的曝光量。
3、剧情反转表现出戏剧性反差
经过精心设计的剧情在最开始会暗示观众某种既定的结局,但在后面却给人一个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反转。
不管是作为观众还是视频内容生产者,都具有根据环境暗示而产生的对未来活动的预判,这就是思维定式,也就是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惰性。在制造这类情节时,尽量使用夸张的暗示,让一些观众感觉:“接下来一定是这个样子了!”然后下一个镜头,就突然引向反方向。帮观众活跃一下自己僵化的脑部神经。
还有一种反转的方式,是通过在前期隐藏信息,误导观众假设出一个对象,而在之后暴露出真相,产生情节的反转。
例如:
男生抱着一团毛茸茸(穿皮草的女友),“宝贝儿,咱不生气了行不行,咋能动不动说分手呢?”下个镜头:往后移镜头,发现男生抱着一只白色撒毛耶。
当观众的思维定式被打破时,这种变化会刺激到观众的感官,产生惊奇或者愉悦的感受,从而心悦诚服地点赞。
二、持续总结分析,优化品牌运营
1、千方百计吸引用户,拓宽自己的流量入口
搞笑类的视频如何吸引更多流量?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吸引的是什么样的用户群体。搞笑领域较模糊广泛,每个帐号都应细分内容方向,并保持独特风格。
例如,papi酱帐号运营过程中,发现女性粉丝超过男性粉丝数倍。于是在后来的内容中,加入了很多谈论女性权益的台词,如:“我最近越来越觉得,女人真是不好做。”分析评论粉丝性别特征,对目标群体精准把控,选择正确的社交话题和内容,才能更好地抓住粉丝的痛点,也才能有助于内容的传播和推广,才更容易快速吸引更多流量。
2、借助社交手段,持续提升用户粘性与活跃度
光有流量是不够的,必须要把这种流量转化成相对粘性的能量,否则这些流量很容易如流水般流走。当人们通过移动终端或者是PC端来观看视频节目时,往往并行存在着网络社交的需求。用户在观看内容的时候,如果能够针对内容发表评论,并邀请其他人也这么做,事实上相当于建立了内容为中心的一个小型社交网络。
也就是说,除了视频本身,对评论也要重视。
我们的观众看到的是视频以及其他观众的意见、态度,评论和视频内容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而对于高质量的评论,我们还可以标记为精选置顶,引导更多的观众来和你进行互动。
3.同类对比研究,分析方法策略
做帐号时,不能只管自己的内容和自己的用户,也需要同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这个环境中的竞争对手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陈翔六点半
例如,情景剧类的《陈翔六点半》有灵活的场景和固定的时长,家庭幽默录像式的小情节短剧,屌丝文化气息浓郁。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优秀的视频有哪些共性,自己的视频与这些视频有哪些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提高。而流量不够的视频,一般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自己有没有犯这些错误,从而帮助自己进行调整,做出更好的内容。
搞笑品类与其他品类一样,也需要去了解用户,反复体验,并在产品和运营实践中不断思考,针对看到的现象及推论不断追加为什么,并尝试找到答案。这个答案会逐渐不断接近我们所要找寻的运营规律,帮助我们在短视频运营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更长。
来源:网络 御美传媒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