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程
免责声明 知识教程的文章出自公司原创和网络。1、网络文章仅供行业知识参考,并不做于商业用途。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2、网络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涉及到专业的知识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它能在保持主体清晰的同时,把背景变成模糊的运动轨迹线,既突出了主体,又使得画面极富动感:
追随拍摄的技术原理技术原理并不复杂:移动镜头,用镜头追踪主体,并且使主体在曝光过程中处于画面的同一位置。
这样一来,主体与镜头之间接近相互静止,自然是清晰的;而背景与镜头之间相互运动,在长曝光下自然会形成动态模糊效果。
听着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却颇有一些难度,需要你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来练习、熟悉,直到能够成功拍出合格的追随拍摄作品。
今天,技巧君将为您分享追随拍摄的关键性技法要点和注意事项,您看完了可以照着进行 “修炼”,最终掌握这一技巧。
器材方面,你需要准备一个装载三维云台的三脚架。
三维云台的自重较大,价格较高,承重力较强,但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它可以限制转动方向,比如说,只在水平方向转动而没有竖直方向位移。
在许多需要定向转动相机的题材里,如全景接片,转云台法光绘,摇晃法抽象风光,都需要利用三维云台的这一特性。
三维云台
如果没有合适的三脚架,你可以采用 “人肉三脚架” 战术:胳膊肘紧贴躯干,两脚与肩同宽,左手扶住镜头下方。
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手持相机的稳定性,能应付快门速度不太低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双手越用力相机就握得越稳。事实上,手部用力过度更容易导致机身颤抖。
人肉三脚架,大概就是这个姿势
相机设置方面,你需要把曝光模式设定为快门优先,这样相机会根据你设定的快门速度来调整曝光。
接下来,就该设置快门速度了。快门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画面倾向于静止,没有动感;太慢,你容易把主体也拍糊了。
快门速度太高,背景不够模糊,更没有动感
一般来说,你拍摄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快,需要的快门速度也越高。但一般来说,快门速度最好不要低于 1/15 秒,不要高于 1/125 秒。
我们来看一些常见题材的追随拍摄快门速度参考值:
除了参考上述的经验数值,你也可以在实践中进行尝试。先从 1/30 秒开始,试拍一张,如果主体糊了就加快门速度,背景不够糊就减。
你可以先从慢速物体,如行走的人开始练习拍摄,成功率会高一些。
对了,记得一定要关掉所有防抖功能,无论是机身防抖还是镜头防抖。即使是手持拍摄,也要关掉。
防抖功能的本质是一种 “逆补偿”:感应到某个方向的振动后,对图像进行反方向的补偿处理——这无疑会对追随拍摄的结果产生影响。
做完前期准备工作,就该进入正式拍摄环节了。
在刚开始练习时,尽量使用中央构图,这样可以降低追拍的难度——即使没有完全跟上,也不至于让主体 “跑” 到画面外。
主体的比例也值得考虑,最好占画面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才会有动静对比的感觉;主体比例过大,背景的动感不明显,而且追拍难度也会变高。
主体过大,动静对比不明显,还容易跑出框
选择拍摄对象时,最好用中焦镜头,拍摄 5m 到 15m 范围内,不近不远的物体。
太近,主体的画面比例会很大,相对移动速度会很快,抓拍难度高;太远,对焦可能会产生困难,而且你和主体之间可能会出现障碍物:
在选择背景时还需要注意,背景不能太 “干净”,至少得有两、三种颜色,否则你很难拍出 “运动” 的感觉。
我们来看个例子吧。在接近纯色的暗背景下,追随拍摄飞翔的鸟儿,拍出来是这个样子的:
如你所见,在纯色背景下玩追随拍摄,根本就是白费心机——背景看起来完全没有动感,还不如高速快门抓拍呢!
把选定的主体放在画面中央,保持你的躯干转动速度与拍摄对象运动速度相对一致,开始找 “追拍” 的感觉。
最好等拍摄对象准备从你面前通过时,再轻按快门,保持同样速度用相机追踪拍摄对象的运动路径。
对焦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你还可用相机中的 “连续自动对焦” 或 “伺服自动对焦” 模式来进行追焦。
如果你的相机没这功能,可以预判主体的路径,先手动对焦好大致的区域,等主体靠近,即将 “掠过” 你面前时再按下快门。
这样,主体到你的相对位移会很小,对焦更方便;不过,这样主体和你的相对移动速度会变快,拍摄难度会有所提高。
你还可以利用高速连拍功能(一秒三张、一秒六张等)来提高拍摄成功率——单张成功率不够,就用数量来弥补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连拍的整个过程中,你都需要尽量保持镜头转动速度和物体运动速度相一致。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摄影世界 御美传媒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