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程
免责声明 知识教程的文章出自公司原创和网络。1、网络文章仅供行业知识参考,并不做于商业用途。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2、网络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涉及到专业的知识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一旦出现曝光失误,再漂亮的景色,再美的人儿,拍出来的照片就算没有 “惨不忍睹”,至少也会让颜值大打折扣:
曝光不足或过曝,都会导致颜值大减
相机能否正确曝光,依据的正是测光的结果;而是否能得到恰当的测光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选择了最适合的测光模式。
也就是说,要想正确曝光,你需要对相机各大测光模式的工作机制、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有所了解,再选出最适合当前题材的测光模式。
这样的场景里,应该用哪种测光模式?为什么?
我们从最常用的、最容易上手的一种测光模式说起吧。
这是名字最多样的一种测光模式,在不同厂家的机子里有多个称呼:评价测光、权衡式测光、ESP 测光……
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都差不多:把画面划分为多个区域,分别算出各区的测光值,再进行综合计算,计算出整个画面的曝光数据。
早期的相机,分区较少,而且综合计算方式简单粗暴,就是算平均值;而随着技术进步,分区开始变多,综合考虑更全面。
平均测光原理示意图
无论技术再怎么进步,平均测光的本质和目的都没有变:综合考虑整个画面,尽量让画面中的大部分物体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
平均测光,适合拍摄那些画面反差不大,不要求突出局部而更注重整体效果的题材。
最典型的例子,当你在顺光或漫射光下拍风景,画面中不存在、也并不需要明显的明暗对比,就十分适合使用平均测光:
团体人像、大合影等题材,不需要突出某个人,而需要兼顾所有人,也最好用平均测光。
除此之外,当你对照片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时,也可以考虑用平均测光——使用平均测光,高光部分不易过曝,而低光部分不易过黑,拍摄效果虽然未必最好,但一般来说不会出什么错。
拍团体人像和合影,往往也需要平均测光
平均测光的适用性很广,但它也并不是万能的。在一些特定的拍摄场景中,它的表现效果并不好。
比如说,拍逆光照片时,画面光比很大;或是拍侧光照片时,画面中存在大片光影,都会导致平均测光算出的 “均值” 失去参考价值。`
对一些需要精确控制曝光的题材来说,平均测光的效果往往也不好——需要经常调整曝光补偿,而点测光往往可以 “一步到位”。
在这样的场景中,平均测光往往效果不佳
此外,平均测光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画面会偏于平淡,可能会导致主体不够突出。
如果你的画面里有一个需要强调的主体,那就可以考虑一下中央重点测光了。
中央重点测光的原理和平均测光的原理相似,也是将画面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独立进行测光。
所不同的是,在计算总体测光值时,该模式会对画面各部分进行加权计算,画面中央部分的权重远远大于画面边缘部分的权重。
中央重点测光原理示意图
这一设计的理念出于人的心理习惯,“中央最重要”,迎合了人们突出主体的拍摄需求和中间为主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兼顾了环境的曝光。
中央重点测光会重点考虑主体,但同时也兼顾周边的环境信息,特别适合拍摄各类单人人像,尤其是旅游纪念照。
以中央的人脸为主,但也保留一定场景信息
除此之外,在一些需要抓拍的场景,如街拍、新闻纪实类作品时,你可以考虑用中央重点测光。
为了提高抓拍成功率,拍摄这类题材时大多采用中央构图,和中央重点测光的思想正好完全契合,既突出主体,又能保留一定的环境细节。
接下来,该介绍号称 “最专业”,“最好用也最难用” 的点测光了。
工作原理与特点
点测光,顾名思义,是只对画面中很小的一个点状区域进行精确、独立的测光,而忽略画面其它部分,和兼顾全局的平均测光是两个极端。
在实际操作中,点测光模式的选取面积比下方示意图中要小得多,往往只占整个画面的 2% 到 4%:
点测光原理示意图
点测光完全无视画面的绝大部分区域,只针对选中的一小片区域进行精确测光,是最能实现拍摄者意图,体现拍摄者水准的测光模式。
在逆光、侧光、侧逆光下拍摄,画面中存在大片光影时,你需要精确地调整曝光,来控制画面亮部或暗部的形态。
你可能希望亮部曝光正常,把暗部变成剪影;或者暗部曝光正常,亮部过曝;或者亮部/暗部保留部分细节……
通过选择测光点,你可以自由地实现对画面曝光的精确控制。
亮部要多亮?暗部要多暗?通过点测光来调整
拍摄微距题材,你需要表现的只有主体。对着主体点测光,能够排除背景、环境反差对曝光结果的影响,最大限度还原主体的质感。
看起来,点测光的效果好像很不错嘛!但是,要用好这个模式可不容易,因为你需要懂得怎么选择测光点。
选好了测光点,你的曝光结果会很完美;选不好测光点,会拍出一张超级大烂片。那么,该如何正确选择测光点呢?
选取测光点的基本原则,就是选择中间调。所谓中间调,你可以大致理解为画面亮部的偏暗处,或暗部的偏亮处。
比如说,在拍摄日落时,可以选取离太阳较远,没有被太阳直接照亮的天空部分作为测光点:
再例如,拍摄树林逆光照时,选择画面暗部偏亮处,阳光在地面上的投影作为测光点:
据这个原则选择测光点,能最大限度在大光比环境中,尽可能保留画面的明暗部细节,取得较好的画面效果。
拍微距时,如果找不到中间调,也可以准备一块 18 度灰卡,放在主体旁边,面对镜头方向。对准灰卡点测光,就能得到准确曝光了。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相机的测光点固定在画面正中。要选择测光点,就要用到曝光锁定(AE-L)功能。
移动取景框,让画面中心对准你选好的测光点,然后按下这个 AE-L 按钮,记录下测光数据,再重新取景构图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如果你的机子有 “点测联动” 功能,可以试着开启它。
该功能在点测光模式下才能使用。开启此功能后,相机会把对焦点的位置默认为测光点。
在拍摄逆光人像,或在大光比环境下追拍运动物体时,开启这一功能将会为你带来极大的便利。
最后再总结一下,这 3 大测光模式的特点和应用题材。
·平均测光:注重画面整体的表现力。适合拍摄普通的风光照和群体人像。画面可能会比较平淡。
·中央重点测光:能有效突出单一主体,同时保留一定场景信息。适合拍摄单人人像、街拍和新闻纪实类作品。
·点测光:能实现对曝光的精确控制,关键在于选择测光点。适合在光影条件复杂的环境下拍摄,同时也能拍摄微距和大光圈静物题材。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摄影世界 御美传媒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