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程
免责声明 知识教程的文章出自公司原创和网络。1、网络文章仅供行业知识参考,并不做于商业用途。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2、网络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涉及到专业的知识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但无论广告怎么吹,由于技术开发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产品不会比上一代产品先进太多,你也不用担心 “旧” 器材马上就会过时。
如果你有正确的器材保养知识,延长手头器材的使用寿命,可以省下不少钱;另一方面,保存状况良好的二手机,也能卖出更高的价。
“老” 相机,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要为您介绍的,就是几个能让你的器材更长寿,甚至可能在关键时刻救相机一命的好习惯,看完了可你千万要放在心上啊!
在众多摄影配件中,背带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它并不会影响最终拍摄效果;然而,它至少有这 3 大作用:
·减轻手部负担重量。相机+镜头,一般至少也有个三四斤,如果一直用手拿着,时间一长会很累;装了肩带,就省力多了。
·有效防止跌落事故。“手滑症”,或者在拿相机时接电话挠痒痒,再或者是长时间手持导致手部疲劳,都容易摔相机。
这样拿相机,看着都让人紧张
而如果装上背带,就能有效杜绝此类意外,就算手滑了也不会伤到相机,再也不怕 “黄油手” 啦!
·减少被盗几率。在治安差的地区和人多眼杂的地方(如车展,常有人丢器材),把相机挂脖子上能大幅提高偷你相机的难度,从而减少被偷的几率。
挂在脖子上,就很难被人 “顺” 走了
虽然背带这么有用,但总有人心存疑虑,觉得把相机挂脖子、肩膀上特别蠢,看着就像哪些把钥匙挂脖子上的小学生一样……
这种考虑纯属多余。背带的外形和材质多种多样,你可以花稍多一些钱,挑一款好看的,反而可以把它当成一件充满文艺范儿的装饰品。
谁说背带就很难看的?
相机包也是一件经常被人忽略的重要工具,不少人会用普通的包凑合,其实这样很不好。
如果你的器材比较多,稍微一晃荡,它们会相互碰撞,可能刮花机身;如果不小心碰了一下,普通的包也不会对物理冲击有什么防御作用。
而相机包内部会有可大可小的内胆间隔,把器材放进去不会互相发生剐蹭;即使发生碰撞,这些内胆本身也有降低物理冲击的作用。
内胆结构能有效防剐蹭,减少碰撞伤害
如果你只是到楼下花园拍拍花草拍拍过路美女,带不带相机包都无所谓;如果你要带着相机出去玩上一整天,还是带上相机包吧。
比起相机机身,镜头要脆弱得多。镜片不小心就会被刮花,沾上难以清除的油污,或是进了灰尘,更别提那层比镜片更娇贵的昂贵镀膜了。所以,在不拍摄的时候要随手盖上镜头盖。
但是,有群众表示,“我拿着相机四处取景,走走拍拍,经常拆装镜头盖多麻烦啊!” 而更多的群众表示,这玩意儿很容易弄丢。
所以,现在市面上很多镜头盖都会带个小洞,方便你用系绳把它绑在镜头上,不仅拆装起来省事得多,还不容易丢。
UV 镜设计的初衷是过滤紫外线,矫正胶片色偏,但到了数码时代后,它的物理防护功能反倒成为了主要用途。
和镜头比起来,UV 镜可谓是皮糙肉厚,寻常的小剐蹭根本伤不到它;就算是剧烈碰撞,它也能吸收大部分冲击力,牺牲自己保护镜头。
更妙的是,这玩意儿可以一直装在镜头上,不用经常拆装,非常适合懒癌患者使用,不少人甚至把它一直装着根本不取下来。
当然,这个习惯并不值得提倡,因为 UV 镜会多多少少降低成像画质,而且越便宜的 UV 镜对画质的影响就越大,“画质党” 们千万要注意!
另一件对镜头起保护作用的器材是遮光罩。这玩意多用工程塑料或是硬橡胶制成,很坚固,套在镜头上能有效防止磕碰。
不仅如此,在下小雨的时候,遮光罩也可以防止雨滴落在镜片上,影响到拍摄的效果。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第 5 个习惯——小心操作,轻拿轻放。
你的防护设施再好,也经不住成天摔来碰去,粗暴操作——就算打了狂犬疫苗,也不能天天跑去让狗咬吧?
外物的防护只能起到 “减轻损失” 的作用,而要想真正减少器材损耗,避免器材损坏,关键还是在于——要用爱心呵护你的器材。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摄影世界 御美传媒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