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程
免责声明 知识教程的文章出自公司原创和网络。1、网络文章仅供行业知识参考,并不做于商业用途。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2、网络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涉及到专业的知识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今天,技巧君为你带来了 4 种十分有效的河流拍摄方案,从取景构图、拍摄手法到注意事项一网打尽,不要错过哦!
在拍摄河流时,使用不同的构图,可以选择性地强调你想展示的景物特性,产生不同的拍摄效果。
依据河流在画面中的走向,可以划分处横向与纵向两大类基本构图。
横向构图,适合较为平直的河岸,配合广角乃至超广角镜头的视野,可以轻易地营造 “宽阔” 的感觉:
横向构图的缺陷在于 “挑景”:由于视野开阔,纳入的景物过多,如果河岸对侧景物的不够简洁、美观,很容易让画面显得杂乱。
纵向构图,则可以展示河流的深远。河流从画面的前景延伸至远方,配合广角镜头 “近大远小” 的成像特点,能大大增强空间纵深感。
如果河岸比较窄小,选取合适角度,甚至可以拍出 “汇聚线” 的效果,十分吸睛:
除了基本的横向纵向构图选择,这里还有其它的一些常用构图套路:
没错,就是那个特别常用,出场率暴高的三分法。无论搭配横向构图还是纵向构图,三分法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根据地面/天空景物的丰富程度,你可以有选择性地把地平线(或对侧河岸线)放在上/下三分之一处:
当画面中有明显的主体时,也尽量把它放在 “井” 字的四个交点上:
横向构图的常见套路就是,拍摄对岸景物的倒影。如果水面足够平静,倒影清晰,可以考虑使用对称构图来表现倒影之美。
贴近地面/水面,低角度拍摄,如果有偏振镜,再多调整一下偏振镜的角度。可以找到一个倒影最不明显的角度,再在此基础上旋转 90°,即可找到使倒影最明显的角度。
拍风光时,一般都用横幅来提供更广阔的水平视野,但竖幅也自有其独特优势。
与纵向构图搭配使用,竖幅能最大程度地展现 “延伸” 的感觉,强化空间纵深感:
在高处俯拍大景,展示一段河岸的曲线,也是拍摄河流的一种常用套路。
选择光圈优先模式,使用尽可能小的光圈,配合广角镜的大视野,尽可能地在大空间尺度内展示河流延伸的趋势
如果你有带三脚架,这类照片还有另一种拍法:“逆光银带”。这种拍法的关键在于测光。你可以平均测光,然后手动调低曝光补偿。
这样不仅能防止太阳过曝,还能把地面景物处理成黑影,而河流由于逆光反射亮度较高,看起来就是一条银带,十分漂亮:
很多 “大场面” 会带来一个问题:画面前景太空,或者缺乏立体感。在前景处添加一些小景物,一株小草,一块石头,一条树枝,都能为画面增色不少。
如下图,前景处的树枝,既解决了 “画面很空” 的问题,又为画面提供了层次感,堪称点睛之笔:
进一步缩小画面尺度,拍摄些 “以小见大” 的水景小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河流中寻找形状特异的石头、树根或落叶,对焦在它们身上,最好也同时对准它们进行点测光。
若能调整角度,使水面映出河岸两侧景物的倒影,形成虚实结合的效果,画面更富韵味和感染力:
拍摄河流,最高逼格的玩法莫过于长曝光,将河水拍出流动感,或丝绸般的特殊质感。
要拍摄这一题材,你需要带上三脚架,并且最好选择日落时分或阴天拍摄;如果是在晴朗的白天拍摄,你还需要带上减光镜。
快门速度的控制很有讲究。不同的快门速度,能将河水拍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想要流动感还是特殊质感,就看你的个人喜好了。
稍慢的快门速度,流动感显著
进一步减慢快门速度,流动感减弱,质感增强
继续减慢快门速度,流水完全雾化
如果你问我 “曝光时间多少秒能拍出雾化效果” 之类的,关于具体参数的问题,我只能回答一句 “无可奉告”。
因为,这和实地拍摄条件有关,取决于水体流速。那么,怎么设置合适的快门速度,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呢?答案是,试。
你可以从 1 秒开始,然后尝试 2 秒、 4 秒、 6 秒…… 看看哪张最符合你的要求。反正曝光时间也不算长,拍多几张并不费事。
拍摄这类照片,最好选择水文情况复杂,水流 “激荡” 的地区,并在画面中保持适当的静物比例,增强动静对比,更能凸显流动感。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摄影世界 御美传媒
相关文章 |